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综述

【概况】 2008年,东台市百万人民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面对严峻形势和种种困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中共“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谋求大突破,实现新跨越,率先在苏北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团结拼搏,开拓进取,难中求进,进位争先,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向前推进。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成绩,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建设明显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市经济在优化结构中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7.1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4195元,比上年增长20.1%,按当年汇率折算达3440美元,首次达到江苏省全面小康人均GDP标准。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8.6∶47.7∶33.7,二、三产业占GDP比重继续提升,经济结构趋于合理。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9.69亿元,比上年增长4.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27.37亿元,比上年增长18.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0.05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全年实现全口径财政总收入32.43亿元,比上年增长47.3%,人均首次超2000元,达2815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3.08亿元,比上年增长49.6%,人均首次超1000元,达1135元。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对科技、教育和社会保障等资金保障力度加大。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95.87%。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连续八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市)行列。
【农林牧渔业】 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再获丰收。围绕“打造江苏农业第一县(市)”,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全年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49.69亿元,比上年增长4.0%。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122.8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农业产值61.67亿元,比上年增长22.7%;牧业产值36.68亿元,比上年增长2.3%;渔业产值15.69亿元,比上年增长7.6%。粮食总产量84.45万吨,比上年增长11.4%,棉花2.1万吨,油料9.04万吨,生猪出栏81万头,家禽出栏3250.2万羽,蚕茧产量18250吨,水产品总量16.6万吨。被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共104个。新办投资500万元以上农业加工项目24个,新增2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40个、资金合作社17家、土地合作社60家,新进中心村建房3800户。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全市拥有农机总动力72.27万千瓦。
【工业、建筑业】 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下行的双重压力下,2008年东台市工业生产依然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17.5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58.8亿元,比上年增长37.6%;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3.09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实现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348.44亿元,比上年增长38.9%;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利税32.2亿元,比上年增长45.2%,其中利润15.5亿元,比上年增长47.9%;年末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达59家,比上年增加29家。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服装2210万件,比上年增长21.1%;食用植物油2.77万吨,比上年增长4.1%;配混合饲料17.2万吨,比上年增长54.1%;纱6.38万吨,比上年增长8.6%;丝5560吨,比上年下降4.5%;合成氨2.7万吨,比上年下降50%。当年全市全社会用电19.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0%,其中工业用电15.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9%;全市资质建筑企业完成产值33.78亿元,比上年增长55.7%,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2.37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建筑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全市拥有资质建筑企业54家,其中一级建筑企业2家,二级建筑企业7家。建筑施工规模继续拓展,累计施工面积357万平方米。
【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204国道改线工程主体峻工,333省道完成投资2亿元,全年完成农村公路改造200公里,公路危桥改造58座,当年完成投资1.1亿元;全年铁路客运量14.1万人,公路客运量1562万人次。邮政电信事业持续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2712万元,比上年增长7.8%;年末邮政储蓄余额净增4.6亿元,总余额达到41.11亿元。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收入3.8亿元,比上年增长5.9%;固定电话达41.99万部;增宽带用户总数达4.7万户。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进一步贯彻落实,投资增长方式出现了较大转变,投资结构优化,质量明显提高。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61.33亿元,比上年增长36.5%。在投资完成额中,工业投入完成投资115.3亿元,比上年增长41.3%,其中5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投入80.9亿元,比上年增长40.3%。规模以上投资总额115.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服务业投资32.9亿元,比上年增长38.9%。全年实施5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投资项目498个,其中新开工千万元以上项目279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64个,峻工千万元以上项目196个。新建安居房18万平方米,房地产开发投资10.9亿元,比上年上升9%;累计施工面积98.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6%;竣工面积4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3.5%;商品房销售面积24.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8.9%,销售金额7.73亿元,比上年下降4.6%。
【国内外贸易和个私经济】 消费市场继续保持旺盛态势 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5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其中批发零售业零售额75亿元,比上年增长25.6%;餐饮业零售额11.5亿元,比上年增长23.2%。全民创业持速升温。经济普查清查显示,全市拥有个体经营户6.3万户,从业人员17.5万人,其中有证经营户3.4万户,从业人员8.7万人。私营企业5700家,从业人员18万人,当年新注册2664家。
对外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全市完成自营出口2717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0.7%,出口绝对值在九县(市)中居第一位。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79个,协议注册外资4.4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8.7%,外资到账2.1亿美元,比上年增85.8%;全年完成外经合同额11092万美元,外经营业额8879美元,新派出国劳务人数5110人。
【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 全市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3.08亿元,比上年增长49.6%;实现财政总收入32.43亿元,比上年增长47.3%;财政总支出33.72亿元,比上年增长44.6%。
金融业务稳步发展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22.44亿元,比年初增加46.55亿元,比上年增长26.5%,其中居民储蓄存款168.58亿元,比年初增加34.14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居民人均储蓄15270元;各项贷款余额92.84亿元,比年初增加17.71亿元,比上年增长23.6%;金融系统全年现金收入799.26亿元,现金支出766.84亿元,收支轧差净回笼32.43亿元。
保险业务不断拓展 市人民保险公司全年实现保费收入4965万元,支付赔款3418万元。市人寿保险公司全年寿险保费收入2.69亿元,短期险赔支出845万元。
【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强市进程不断加快 全市共组织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8项,立项22项,争取上级无偿拨款4703万元。实现高新技术产值28.63亿元。新培植认定了高新技术企业3家,国家级重点新产品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品7个,国家级火炬计划4项,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3项,获盐城市科技进步奖12项,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签约项目66个。全市申请专利653件,授权专利143件。科学研究经费支出占GDP比重0.60%。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 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学校91所,在校学生10.39万人,共有教职工7726人。全市幼儿三年入园率100%,小学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6.9%。高考成绩再创辉煌,全市7911人参考,高考录取率达88.6%。
【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成绩喜人 全市共放映农村电影4668场,观众52万人次,“送戏下乡”演出92场;全年共举办展览活动174次,各种文艺演出276场,其中大型文艺演出活动119场,广场文艺晚会71场,观众逾117万人次;文化部门直接组织创作各类作品223件,在省市级发表、参赛、参展、获奖的有42件。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 全市拥有卫生机构28个,卫生机构床位数2090张,执业医师1081人。全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为78.59万人,参合率达100%;推进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五苗”基础接种率达97.8%,全市婴儿死亡率为4‰,无孕产妇死亡。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100%。
体育事业成绩显著 全市举办县级运动会20次,参赛人数4200人,向省市输送优秀运动员21人。运动员在江苏省比赛中获铜牌2人。规模发行体育彩票2600万元。
【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日臻完善 编制完成新一轮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城市面积4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7.73平方公里,建成区年末人口22.48万人,城市化率43.8%。全年开发商品房84万平方米,建成39万平方米。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5.4平方米,城镇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3.8平方米。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投入11740万元,城市供水总量801万吨,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110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40%,公共绿地面积169公顷。
环境质量总体趋好 全市饮用水源水质持续好转,达标率为10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3.4%,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100%,环境污染治理投资5.56亿元。全市森林覆盖率16.6%。市区空气环境质量明显好转,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浓度符合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环境质量综合指数88.5%,比上年提高5.5百分点。
【人口与人民生活】 2008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14.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6231人,其中出生人口7039人,死亡人口891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64‰。年末全市城镇集体以上职工人数62731人,全部职工年平均工资22328元,比上年增长16.2%。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2958元,比上年增长1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94元,比上年增长16.1%;农民人均纯收入7916元,比上年增长12.7%。全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净增参保人数16177人,至年底,共有参保人数105099人。全市企业退休人员37339人,全部纳入社会化管理服务,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面达100%。城镇劳动保障三大保险各自覆盖面达96.5%。城乡最低保障人数26483人,城镇医疗保险参保总人数已达137906人,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785867人。全年新增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6万人。当年城镇登记失业率2.8%。
(市统计局)
11月29日下午,全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推进会现场。
(东 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