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综述

【概况】  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重生态、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在新常态下总体稳定、稳中有进,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保持在合理区间,综合实力再上新水平,结构调整实现新进展,发展质量有了新提升,改善民生取得新成效。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0.33亿元,增长1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9.14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261.81亿元,增长13%;第三产业增加值259.38亿元,增长12.6%。全市人均生产总值61824元,增长8.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14.6∶42.9∶42.5。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77.5亿元,增长25.6%;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27.6%,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服务业发展加快。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2.5%,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经济活力持续增强。年末新增全市工商部门登记的私营企业3537家,新增工业一般纳税人275家,新建标准厂房38.9万平方米。新型城镇化扎实推进。年末城镇化率为56.32%,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如市场主体活力有待进一步释放,经济结构性问题和一些深层次矛盾比较突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与市场需求不足矛盾并存,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生态环境和污染治理压力较大、民生保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等等。
【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形势较好  粮食连续十一年增产,全年总产量达100.08万吨,比上年增产5万吨,增长5.3%;夏粮39.03万吨,增长6.5%;秋粮61.05万吨,增长4.5%。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47.32千公顷,比上年增加4.05千公顷;棉花面积4.59千公顷,减少1.55千公顷;油料面积25.61千公顷,减少1.6千公顷;蔬菜面积57.47千公顷,减少0.51千公顷。
养殖业稳定发展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13.95万吨,比上年下降1.8%;禽蛋总产量29.65万吨,下降5.1%;牛奶总产量6570吨,增长1.3%;水产品总产量18.11万吨,增长24.0%,其中淡水产品8.44万吨,海水产品9.67万吨,分别增长18.3%和29.3%。
农业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农业综合发展水平继续位列全省第一板块,创成省级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和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市。新增高效农业面积3333.33公顷、设施农(渔)业面积1533.33公顷,建成22个万亩粮食高产增效示范片。稳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新增流转土地6666.67公顷,家庭农场发展到136家,在9个镇推行联耕联种试点15333.33公顷。着力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年销售超500万元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80家,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2261家,入社农民达32万人。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定增长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1亿元,增长13.8%。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92亿元,增长19.2%;利税94.3亿元,增长14%;利润52.48亿元,增长14.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分别为22%、8.6%和9.7%。工业用电量29.9亿,增长1%。
先进制造业增势良好  29个主要行业中有25个销售实现正增长,通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分别增长38.4%、60.6%和76.9%。重点企业支撑稳定。全市50强企业完成开票销售277亿元,增长26.7%。其中“双十”企业完成开票销售220亿元,增长37.4%。新型工业化发展加快。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77亿元,增长25.6%,新兴产业产值127.2亿元,增长28.5%,均高于规上工业8个百分点以上。新特产业开票销售286亿元,增长35%。
高耗能行业回落明显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开票销售下降8.3个百分点,石油加工、炼焦业下降4.6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7.2个百分点。
建筑业加快发展  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17.7亿元,增长16.7%;竣工产值101.1亿元,增长28.3%;竣工率85.9%;建筑企业实现利税总额5.73亿元,增长13.4%;建筑业劳动生产率为22.2万元/人,增长9.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42万平方米,增长1.6%;竣工面积458.6万平方米,增长5.7%,其中住宅竣工面积278.8万平方米,下降7.2%。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9.82亿元,增长24.1%。其中,工业投资249亿元,增长22.6%;服务业投资150亿元,增长27%;房地产投资48亿元,增长27%;基础设施投资完成70.6亿元,增长38.7%。新开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87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4个;竣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54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7个。
新兴产业投入加快  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电气设备、装备制造、电子通讯设备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共完成投资79.4亿元,增长29.9%,高于工业投资7.4个百分点。
高耗能行业投资增速回落  高耗能行业的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下降3.6%;完成投资34.8亿元,增长31.9%,同比下降21.7个百分点。
技改投入占比稳中有升  工业投资中技术改造完成投资119.8亿元,增长75.6%,占工业投资的比重48.1%,同比提高15.4个百分点。“222”工程成效显著。工业转型升级“222”工程新开工项目123个,竣工项目114个,完成投资30.8亿元,占工业总投资12.3%。
【国内外贸易】  消费品市场总体平稳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6亿元,比上年增长13.2%。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95.3亿元,增长13.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8.3亿元,增长14.0%。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63.3亿元,增长16.4%;餐饮收入额140.2亿元,增长11.8%。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5亿元,比上年增长15.3%。按行业分,批发零售业182.3亿元,增长13.3%;住宿餐饮业零售额21.2亿元,增长11.9%。其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21.5亿元,增长19.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4.6亿元,下降3.6%;金银珠宝类零售额0.7亿元,下降14.9%;日用品类零售额6.5亿元,增长0.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4.9亿元,下降2.6%;中西药品类零售额0.3亿元,增长11.1%;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8.4亿元,增长51.3%;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0.2亿元,增长15.2%;汽车类零售额8.3亿元,增长18.8%。
进出口平稳增长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6613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出口总额62350万美元,增长19.1%;进口总额3787亿美元,下降20.9%。实际使用外资8122万美元,下降61.6%。
【交通运输、邮政电信业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  全年旅客运输量、货物运输量分别为947万人、3501万吨,增长11.9%和9.7%,旅客周转量、货物周转量分别为100067万人公里、546605万号公里,增长10.5%和9.1%。年末全市公路里程3750公里,新增46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35公里。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65004辆,净增5899万辆,比上年末增长9.1%。年末个人汽车保有量59223辆,净增7595辆,比上年末增长14.7%。
邮政电信业平稳发展  全年邮政电信业务收入6.96亿元,增长6.6%。分类型看,邮政业务收入0.89亿元,增长18.6%;电信业务收入6.07亿元,增长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2.33万户,比上年末减少2.1万户。其中住宅电话用户17.4万户,比上年末减少1.9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95.3万户,比上年末增加5.7万户。
旅游业持续较快增长  全年全市实现旅游收入4.6亿元,增长20.6%。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01.2万人次,增长20.3%;全年接待国外游客816人次,增长17.7%。分类型看,外国人325人次,增长14.2%;港澳台同胞491人次,增长19.2%。星级饭店11家,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区15个。
【财政、金融业】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收入94.8亿元,下降14.6%,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1.31亿元,比上年增长16.9%;上划中央四税14.9亿元,下降10.1%;基金预算收入18.5亿元,下降55.8%。
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  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84.25亿元,增长14.7%。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教育支出12.9亿元,公共安全支出2.43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5亿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6.2亿元,增长12.7%;科学技术支出2.97亿元,增长27.8%。
金融信贷规模稳步扩大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555.7亿元,比年初增加57.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5%。其中,储蓄存款存款余额426.4亿元,比年初增加50.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3%。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301.7亿元,比年初增加32.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其中,中长期贷款存款余额105.6亿元,比年初增加16.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9%。
保险业稳步发展  全年保费收入115362万元,增长13.1%。分类型看,财产险收入31114万元,增长12.6%;寿险收入84248万元,增长13.3%;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收入2430万元,增长30.5%。全年赔付额49545万元,增长7.4%。其中,财产险赔付31114万元,增长8.6%;寿险赔付33745万元,增长1.8%.
【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全年授权专利812件,其中发明专利34件。全年共签订各类产学研合同156项,全市企业共申请专利2825件。
高新技术产业较快发展  组织实施市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45项,市资助资金投入2000多万元。全市按国家新标准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37家。2014年认定高新技术产品63项。
科研投入比重提升  全社会研发投入9.2亿元,占GDP比重为1.5%。全市研究与发展(R&D)人员4676人。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达337个。全市已建国家和市级重点实验室97个,科技服务平台3个,各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5个,企业院士工作站9个。
教育事业协调发展  学校总数67所,其中,普通中学41所,职业高中1所,小学23所。在校学生总数73577人,其中,普通中学34413人,高中14803人,职业高中3264人,技工学校417人,小学35361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9936人。毕业学生总数20269人。专任教师总数6775人,其中,普通中学3806人,职业高中342人,小学256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100%。
【文化、卫生和体育】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稳步提高  年末全市共有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271千册。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覆盖率100%。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2089平方米,比上年提高212平方米。共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100%。有线电视用户36.8万户,比上年增长1%。
卫生事业加快发展  年末共有各类卫生机构439个。其中,卫生院、医院39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3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1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5246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4696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2295人,注册护士1750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技术人员97人,妇幼卫生保健机构卫生技术人员55人。城乡基层卫生服务网络更加健全。镇卫生院18个,农村实现医疗点全覆盖。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733824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100%。
体育事业持续发展  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我市体育健儿在省和盐城市各类比赛中,获一等奖21人、二等奖17人、三等奖24人。
【环境保护、节能降耗】  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大力植树造林,全市林木覆盖率达26.5%。开展市区绿化“百日会战”,新增绿地100多公顷,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6%。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城市环境“九整治、三规范、一提升”年度目标顺利实现,完成农村环境整治任务。国家级生态镇实现全覆盖。建成省级生态村8个、美丽乡村5个、三星级康居乡村15个,梁垛镇临塔村获得中国生态文化村称号。开展泰东河、通榆河沿线环境专项整治,列入全省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市。
节能减排顺利推进  大力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鼓励发展循环经济,严格控制高耗能项目,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重点耗能企业能效提升。单位GDP能耗下降、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削减均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拓宽秸秆综合利用渠道,健全秸秆“双禁”工作体系,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91天。
【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平稳增长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13.73万人,出生人口10308人,迁入7066人。在户籍人口中,男性人口573038人,女性人口564270人;18岁以下人口128798人,18~35岁人口216624人,60岁及以上人口287062人。全年人口出生率9.42‰,人口死亡率为7.87‰;人口自然增长率1.54‰。
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  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抽样调查,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28元,比上年增长10.2%。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00元,增长9.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65元,增长1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6560元,比上年增长9.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5080元,增长12.4%。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241元,比上年增长9.6%。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有所改善,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房屋面积53.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房屋面积60.5平方米。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年末全市就业人口64.2万人,第一产业就业人口18.2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口23.4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口22.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比上年下降5.6%。
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完善  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实现城乡低保、新农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全覆盖”。年末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179955人、165316人和88500人。年末享受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60063人,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退休人员52147人。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覆盖率分别达到98.4%、98.6%、97.6%,均比上年有所提高。
注:本公报使用的数据为快报数。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唐  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