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与监督

发展计划管理

【概况】  2014年,东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和下行压力,紧扣“全省争先、苏中领先、苏北率先”发展定位,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狠抓目标管理、沿海开发、重点项目推进、招商引资、项目资金争取、服务业发展等中心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质量效益双提升。当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0.33亿元、增长11.2%,人均突破1万美元。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241亿元,增长13.8%;服务业增加值259.38亿元、增长12.6%。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1.31亿元、增长16.9%,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84.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9.82亿元,增长24.1%。其中,工业投资249亿元,增长22.6%;服务业投资150亿元,增长27%。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6亿元,增长13.2%。实现出口总额6.24亿美元,增长19.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7800元和16565元,分别增长9.3%和11.7%,居民储蓄额达426.5亿元。连续十四届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排名上升至第45位。
【促进转型升级】  年内,强化质效导向,发展水平实现新提升。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4.2∶44.5∶41.3,二、三产业比重上升至85.8%,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新型工业提质升级  扎实开展“项目推进年”和“载体建设年”活动,继续放大支持工业发展“十八条”和“新八条”杠杆效应。编制完成五大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不断提升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扎实推动特色产业向高端攀升。电子信息产业呈现异军突起、后来居上的发展态势,移动通信、光电科技等行业迅速崛起;新材料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创新步伐加快,建成省级以上材料类研发机构18个,获批江苏省功能材料特色产业基地;机械装备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上海电气、恒舜织机等一批龙头企业支撑有力,产业规模超100亿元;新能源产业集聚效应不断显现,基地建设、领军企业、装备水平等方面发展优势突出,集聚吸附能力明显增强。全年实现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568亿元,增长28%。新特产业开票销售286亿元,增长35%,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65%。重点企业支撑作用明显,开票销售超亿元工业企业突破80家,其中超10亿元企业11家,比上年新增3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值278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达27.6%,比上年提升2个百分点,当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城东新区建成省级科技孵化器,9家企业实施重组,9家企业在上交所、天交所挂牌交易。
服务业提速发展  坚持现代服务业培育引进与传统服务业提档升级两手抓,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建设,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提升2.1个百分点,总量列盐城市第一位。18个服务业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27.4亿元。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成效显著,城东新区创建省级科技服务业集聚区通过专家评审,新获批3个盐城市级服务业集聚区,总数位列盐城第一。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良好,金沄、百米、森虎等一批电子商务企业迅速崛起,线上销售额超60亿元。成功开通“畅游东台”特色旅游线路,旅游业累计接待游客达201.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6亿元,西溪景区建成国家4A级景区,黄海森林公园建成3A级景区。
现代农业稳步推进  全市新增高效设施农(渔)业面积4866.67公顷,高效设施农业规模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建成省级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市)。全年粮食生产再夺丰收,总产量首次突破100万吨,建成22个万亩粮食高产增效示范片。农业十大重点工程加快推进,三仓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3个园区被评为盐城市最具魅力休闲农业园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居全国第六位。
【狠抓项目推进】  年内,积极发挥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推动作用,有效促进全市经济稳增长、调结构和促转型有机结合。
招商引资不断突破  以“项目推进年”活动为抓手,围绕“高、轻、新”目标,坚持产业招商、驻点招商、以商引商互动并进,不断提升招商项目的质量和层次。全年共引进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85个,总投资131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2个。领胜移动互联产业城等一批业态新、层次高、质量好、投资超10亿元的项目相继落户。
重大项目强势推进  坚持以重点项目推进为抓手,引领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列入盐城“三重”工作的8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9.3%。列入盐城八大类重点工程的28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54.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9.6%。列入盐城沿海发展的13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92.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6.7%。列入盐城市考核的84个“千百十工程”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其中77个项目竣工;列入盐城市考核的197家企业,技改项目实现全覆盖。列入盐城市考核的22个“三百工程”重点竣工项目,全部按期竣工,列盐城各县(市、区)第一位。
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坚持以稳定投资增速、提升投资质量、提高投资效益为中心,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全年新审批备案项目652个,总投资346亿元,增长2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9.82亿元,增长24.1%,其中工业投资249亿元、服务业投资150亿元。
【推进沿海开发】  年内,切实抢抓沿海开发重大机遇,坚定不移以高端为方向、开放为路径、生态为特色,走出一条具有东台特色的沿海开发之路。
港城功能持续提升  10平方公里港城核心区基本建成,港城公交成功开通,临海高等级公路建成通车,全省县级首家综合性职业技术学院建成招生。国土、环保、水务、金融等分支机构进驻沿海政务服务中心,渔美人商业街、“好又多”商业服务中心等功能性项目相继建成投运,供热供气、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配套进一步完善。建成绿色走廊55公里,沿海绿地371公顷,沿海现代化特色小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
临海产业集聚发展  依托区位和空间优势,以开放促进沿海开发,以资源橇动产业转型。新能源产业坚持应用与制造互动发展,苏美达动力科技、燕山光伏等新能源企业运行良好,昀汇光伏电站、国华陆上风电三期等项目推进顺利,全年新增装机容量100兆瓦,总装机容量达750兆瓦,新能源2014年发电量达10.6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7.3%,节约标煤3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6万吨,生态效应加快显现。绿色食品产业依托丰富农产品资源,加大生态、健康食品开发,拓海科技、赐百年生物等项目进展顺利,逐步形成示范带动、龙头引领、科技支撑的发展格局。
载体建设助推发展  以“载体建设年”为抓手,深入推进载体平台创建工作,国家级百万亩滩涂综合开发试验区和国家级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创建,经省政府同意上报国家待批,省级滩涂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新能源装备、机械电子、绿色食品3个产业园功能配套水平进一步提升,鹏涛供应链和保税仓库建设加快推进,集“风光渔”互补、循环经济、高涂养殖、生态旅游于一体的滩涂综合开发先导区工程基本建成。
【统筹城乡发展】  年内,组织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推动城乡互动发展。
提升中心城区功能  城市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能力进一步增强,组织实施138项城建工程和市区绿化“百日会战”,新增绿地100多公顷。全力推进保障房建设,开竣工保障房40万平方米,东关安置区、通新安置区建成交付,八林新寓二期、西溪三期顺利回迁。路桥工程稳步推进,振兴路、站前路南延建成通车,工农桥重建、南门路改造加快推进。全面开展园林绿化建设,先后组织实施人民公园南拓、通榆河风光带北延等园林绿化工程,整治出新部分区域公园绿地。幸福路、西环路等污水管道工程全面竣工,文化艺术中心加快推进。
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  “四城同创”取得阶段性成果,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智慧城市启动建设,以全省第一高分通过方案评审。按照“一核一轴(带)三片区多节点”发展布局,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建设,城镇化率达56.7%。积极推进集镇基础设施和公用服务类项目建设。安丰镇、弶港镇被列为全国重点镇,富安镇创成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扎实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成省美丽乡村5个、三星级康居乡村15个。进一步完善提升城乡供水一体化,加强水源水质控制,严格管网水质监测。
完善城乡基础设施  352省道西延段、344国道高兴东段等建成通车,610省道建设加快推进。泰东河疏浚、川东港整治等工程进展顺利,方塘河一、二期整治工程全面竣工,并通过验收。启动实施农村路桥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新建和改造农村四级公路400公里、桥梁68座。
改善生态环境  国家生态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通过技术评估,国家级生态镇实现全覆盖。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重点实施20项水污染物减排项目和5个大气减排工程,全市空气质量指数(AQI)小于100的天数占全年比重达80%。新增造林面积666.67公顷,全市林木覆盖率达26.5%,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持续改善民生】  年内,坚持民生优先发展,大力实施民生幸福工程。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多渠道扩大就业促进创业,新增就业、再就业2.6万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新增私营企业3537家、工业一般纳税人企业275家。稳步提高职工工资、城乡低保标准、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800元,增长9.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565元,增长11.7%。
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开展社会保险全面覆盖阳光工程,城镇各类保险新增参保人数4.5万人,社保覆盖率达98%。调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水平,出台养老政策,初步形成全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制定社会托底救助实施办法,形成“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救助格局,年投入救助资金2.3亿元,东台市被评为全国五星级慈善城市。大病保险赔付封顶线提高至5万元,有效防范“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深化改革取得突破  率先在全省推进重点项目预审批和“六联合”(联合服务、图审、测绘、发证、竣工验收、监督检查)服务制度,行政审批实行“三集中、三到位”,取消合并审批事项300多项;围绕深化农村改革,率先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五权”(林权、海域使用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农民房屋产权登记、农民房屋产权)抵押融资等,东台市被确定为全省农村改革试验区。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推进各类教育协同发展,新建改造公办幼儿园5所,创建省优质幼儿园1所、盐城市优质幼儿园5所。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放大新农合“东台模式”效应。文化惠民工程取得新进展,顺利创成省体育强县(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5‰以内。
(李万军)
【向上争取项目】  年初,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按照国家和省推动经济发展有关政策导向,超前谋划,梳理建立一批项目争取、资金争取、项目批报及创牌项目动态管理库,并主动对接,积极争取。全年累计争取到位14类上级拨付无偿使用资金2.55亿元。上报报批项目18个,其中国华三期110兆瓦核准获批并开工建设,6个光伏电站项目获批,热电联产规划通过省发改委组织的专家评审,国华四期路条上报省发改委,赛欧帕克干细胞生物科技园列入省服务业重大项目;上报创牌事项10项,其中省级工程中心获批l家,盐城市级工程中心获批5家,国家级滩涂综合开发试验区总体实施方案经省政府同意报国家发改委待批,国家级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实施方案上报国家能源局待批,城东新区省级服务业集聚区积极对接申报。
(张卫华)
【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年内,东台市以实施“项目推进年”活动为主抓手,始终突出项目推进工作重点,确定并实施八类重点工程项目280个,实施“三重”工作任务64项,其中重点工程14个、重大项目22个、重要事项28个。对所有项目、事项逐一细化到手续审批、投资额度、用地安排和形象进度,落实项目计划和实施方案。全市280个八类重点工程项目计划总投资950.6亿元,年内计划投资301亿元,实际完成投资211.1亿元,投资完成率79.6%。64个“三重”工作任务实际完成投资73.8亿元,投资完成率75%,重要事项12个完成任务,5个达序时推进,完成率61%。针对所有重点工程项目和事项,强化项目管理,建立“市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市分管领导分工协调,各镇区部门落实推进”的三级责任体系,市四套班子领导全部挂钩镇区、领办园区,服务重大项目,镇区部门实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个科级干部驻点、一抓到底”的责任落实机制,明确责任到任务推进的各个环节,确保任务落到实处。加大各类重大项目督查力度和频次,实行半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半年一考核,将重大项目推进情况纳入年度目标任务综合绩效考核,凡完不成任务实行“一票否决”。定期深入项目现场了解推进过程中矛盾和问题,召开调度会、观摩会和点评会,专题安排部署重点项目建设工作,现场办公、现场研究,及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土地、资金、人才、技术等难题,并限期落实到位,对落实情况实行动态跟踪督查。
(倪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