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东台

越是“年关”越要托一把
东台为企业开启“暖冬模式”

方  星  杨  毅

东台市委、市政府针对企业“年关”困难多的实际,主动上门排忧解难,全面开展“送温暖”行动。
解决资金周转难。市里通过金融联席会议,排出53家重点企业、15.2亿元信贷需求,开展银企对接活动,落实信贷计划,确保有效供给。新年以来,仅市农村商业银行就投放资金7亿元,保障了企业良性运营。同时,按市扶持企业“十八条”激励政策,及时兑现企业5000万元奖励,给企业送大“红包”。
百姓忙年,但政府服务不能松劲。该市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推行“一审一核”,完善重点工业项目“容缺预审批”制,推广工业项目“联合竣工验收并联审”模式,做到“申办材料一次受理、现场核查一同前往、事项审核同步办理、行政事业性收费一票制”,千方百计提高企业办事效率。
招工难,是困扰企业的长期问题。该市抓住在外打工人员陆续返乡过节的有利时机,出台吸引用工的多项优惠政策,包括在车站、广场发放《创业就业指南》等。目前,各镇区已陆续组织企业专场小型招工活动百余场,协议招聘新员工3万多人。而正月初六,该市还将举行大型用工洽谈会,吸引市内外人员参加。
(《新华日报》2014年1月24日A5版)

率先探索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东台土声音”  惠民接地气

杨  毅  罗伯伟  林  培  杨树立

一道乡土文化风景线,每周六晚准时在东台市区出现——居民扶老携幼、打工仔三五结伴、农民骑助力车或开私家车,汇聚市人民剧场,免费观看有“东台‘星光大道’”之誉的“哈哈周末”演出。
2月1日周六晚7点,记者随第50期“哈哈周末”观众人潮来到东台人民剧场。老远,就传来著名音乐人卞留念用东台方言唱的《乡村好声音》——“来来来、唱唱唱,这就是我们草腥气的舞台……这就是我们的文化合作社。”
“这是卞留念专门为‘哈哈周末’改词、作曲、演唱的主题歌。”该市文广新局局长告诉记者,去年,他去北京拜访东台媳妇、著名艺术家王昆。得知东台在全国首创“群众文化合作社”和“哈哈周末”剧场后,王昆十分高兴,当即让爱徒卞留念“为东台婆家办件实事”。随后,卞留念几度飞江苏,创作了这首歌。
7点半准时开演,900多座的剧场竟然几无剩席。表演的10个节目,均是乡村文化合作社原创的草根节目,但表演者都有“宣传队”的功底,加上“洋”编排和包装,节目形式和内容一点都不“土”。
合作社一般都是农字号,那怎么能跟文化演出沾上边呢?每周的演出费用到底由谁来埋单?文化合作社和历时3年的周末演出,给群众带来了什么?“文化合作社的创意得名,借鉴了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理念。”东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志军告诉记者,东台农民合作社在全省独树一帜,自愿、自治是其持续发展的基础,这个特质也被“移植”到群众文化中。从2012年9月起,城乡不限、自由组合、名称自起,鼓励2人以上文化爱好者在文化部门登记注册。如今,东台全市已组建313个文化合作社,涉及50多种艺术门类,社员超3500人,“上‘哈哈周末’的,基本上百里挑一。”
舞台中央一组大型液晶屏就值百万元,包括场租、灯光、音响、节目补助费等,“哈哈周末”每期费用2万元,全部由政府购买服务。50场演出,给40多万人次带来欢乐,更为城乡群众思想文化交流展示、融合提高提供了竞合载体,让“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有了“东台模样”。该市文化馆长、艺术总监许月芳认为,这有助于消除城乡文化权利“剪刀差”。
不逢周六,文化合作社干什么?“明天,你随便挑个乡村看。”有人建议。
第二天上午10点,当记者赶到梁垛镇临塔村9组时,正赶上该镇孔家堡村文化合作社“跨村巡演”。方言快板《坚决剎住吃喝风》听得观众凝神静气:“一瓶好白酒,两包好化肥;一包中华烟,小工要做一整天;一只大闸蟹,五保户一件衣……”
听说表演者中有两名村干部,演出一结束,记者就追问孔家堡村主任何圣勤“有何感受”。他正色道,干部宣传反吃喝,就等于向群众做承诺、作保证,“要不,哪敢走村串户表演?”
“我们都已经九次上‘哈哈周末’节目了。”63岁的孔家堡村文化合作社社长樊国栋十分骄傲地说,他已经创作了20多个乡土节目,现在除每周3个上午到村文化活动室集中排练外,其余时间都是随叫随到,给自己和他人找个乐!“我追着看你演的节目,现在连麻将都不去打了!”71岁的杜明锁老人在人群中大声点赞。
近3年,文化合作社参与各类惠民演出590多场,观众达115万人次。“哈哈周末”已向工商部门注册商标。“政府要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让富起来的东台人乐起来!”盐城市委常委、东台市委书记张礼祥希望,“东台土声音”传得更远、更响。
(《新华日报》2014年2月16日A2版)

新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省五分之一
绿色发展,江苏东台赢得生态红利

杨  毅  罗伯伟  王国钧  林  培  杨树立

4月东台,好事连连:继顺利通过省级生态市创建考核验收后,新出炉的一季度经济指标,又为“生态东台”增添了绿色注脚——
工业开票销售同比增长51%,增幅居盐城市之首,其中科技型企业销售额占到六成以上;而单位GDP能耗同比却下降3.2%,保持盐城市最低水平,其中工业用电量同比仅增长3%。效益增、能耗降,表明东台经济结构在不断变轻变新,这也是东台坚持生态发展、绿色崛起的写照和缩影。
面对“全省争先”的发展定位,东台市委、市政府心有定力,坚定走生态发展之路。盐城市委常委、东台市委书记张礼祥说,“我们要有敢于担当的勇气和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立足长远和可持续发展,一任接着一任干,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急功近利,图一时好看。否则就是瞎折腾!”
不留退路,用环境硬约束倒逼经济转型升级。早在几年前,东台就以壮士断腕的气魄,整顿“小化工”及涉污产业,先后关停65家化工企业、砍掉168根烟囱,取而代之的则是新材料、新能源、绿色食品和高端纺织机械等一批新特产业,全面提升了经济结构的绿色内涵和科技含量。
对于面广量大的传统企业,则通过出台企业转型升级“18条”和“新8条”等扶持政策,帮助他们技术改造、高端重组、做大做强。去年该市累计投入138亿元,实施195个技改项目;今年又落实了122个技改项目,促进企业依靠科技创新转型。同时,不断提高生产装备门槛,先后淘汰落后设备1619台套,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8万多吨。
绿色转型发展,直接带来招商引资理念和布局的变化。一是不接收“后患项目”,即暂时不污染,但五到十年后可能有污染隐患的,坚决不要;二是招商与落户分开,不再“招到归己”,即不允许“镇镇冒烟、工业门类齐全”,全市14个镇,只规划6个镇有工业园区,全市招来的项目,大多进入市里“三区六园”,提高工业集聚度;三是项目先过群众评议和公示关。
“我们实行最严格的项目源头评审。近两年,由市发改、经信、环保、审计、监察等部门组成的‘合议庭’,先后否决或劝退了100多个可能造成环境影响的项目。”市委常委郑静波说。
在保护中开发,推进沿海产业不断升级,是东台打的又一张生态牌。
“全球最大的滩涂光伏电站在东台,养鱼发电两不误。”记者慕名来到濒海的梁南垦区,登高俯瞰,只见架在2600亩鱼塘水面上方的电站,由27万块蓝色多晶硅电池板绵延组成,海天一色,蔚为壮观。极目远眺,蜿蜒在海岸边的200多台、100多米高的风力发电机组,如同童话中的“大风车”……沿海独特的“风光渔”立体景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仅这片框围滩涂,新能源发电装机总容量达632兆瓦,约占全省五分之一。”市委常委、沿海经济区党工委书记许峰介绍:其中太阳能装机容量180兆瓦,风能装机容量450兆瓦,还有2兆瓦来自中粮集团的生物沼气发电。去年,新能源发电量8亿度,占全市工业用电总量三分之一。这些清洁能源的输入,优化了全市能源利用结构。
东台不满足于风能、太阳能发电,还把发电设备及零部件的生产企业引来落户,拉长资源应用与制造互动的产业链,创新了我省沿海开发的引资模式。如今,全国已有74家“大块头”新材料企业抢滩东台,分享绿色制造先机。其中,上海电器集团做风机、上海玻钢院做叶片、上海泰胜集团做塔筒、江苏苏美达集团做光伏部件……产业集聚效应凸显。去年,全市新材料产业销售收入已达114亿元。
面积156万亩、占全省滩涂面积五分之一的东台,不因地大滩多、环境容量大,而放松生态友好型社会构建。他们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科学推进“三个基地”建设,即国家级新能源产业基地、国家级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和江苏沿海生态湿地旅游基地建设。如今,在东台85公里的海岸线上,海鸟翔集,风清气爽,无一污染项目。对东台老百姓来说,天蓝水清、随时“深呼吸”,一点不是奢望。
(《新华日报》2014年4月17日A2版)

东台环保局:强力推进绿色发展

赵长海  邵  峰

推进空间布局集约化。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要求,科学划定城镇建设区、工业发展区、农业发展区、生态红线区,实行严格的生态红线保护制度。推进产业体系低碳化。致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绿色食品、机械装备四大特色产业,积极发展海洋生物、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生态旅游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电子商务等“绿色服务业”。推进园区发展生态化。通过环评推动,促进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市经济开发区、沿海经济区、头灶高新技术园区规划环评通过审批,城东新区等9个园区规划环评已全面完成。市经济开发区正在积极创建省级生态工业园区。
(《新华日报》2014年7月17日10版)

东台市东台镇:推进环境长效管理

金晓明  邹鹏安

社区创卫和农村环境整治是东台镇推进城乡统筹的重头戏,针对各自的标准和要求,形成了农村和社区两块考核督查体系,分块突围,组团作战,取得较好成效。该镇要求各村居、社区强化管理抓实效。突出两手抓,一手抓综合整治,坚持高标准,实行全覆盖,确保无盲区、无死角;一手抓长效管理,全力防反弹,打造新亮点,确保村头巷尾环境优美、市民卫生习惯文明。
(《新华日报》2014年7月17日10版)

东台设亿元基金延揽人才

杨  毅

东台市日前举办大型人才招聘活动,一次引进省内外大中专毕业生1615人,这是该市实施人才驱动战略的重要成果之一。
东台近年大力发展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亟需各类专门人才。市里设立1.35亿元人才发展专项基金,吸引科技专业人才落户;与全国14所高校、科研单位组建特色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一批创新创业孵化器和人才创业园;同时引培结合,开办全省县级首家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东台分院。
(《新华日报》2014年8月22日10版)